见臂间条。
病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齿龄乃睡中上下齿相磨有声,由胃热故也。”即齘齿。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693~1771【介绍】:清代著名医家。字灵胎,又名大业,江苏吴江人。祖父徐釚,曾任翰林院检讨并参加纂修《明史》。他学有家传,通天文、水利等,更工诗文。年轻时因见家人多病而学医,前后行医五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竹茹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郑氏女科家传秘方》。指乳房胀痛发热者。即蒸乳。详该条。
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即黑大豆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膏粱积热,湿热伤脾所致的痿证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脾热痿软之症,唇焦齿燥,口干作渴,肌肉不仁,身重不能转侧,纵缓不能举动,此《内经》脾热痿弱之症也。”治宜清热化湿。水湿生热者,可用栀连平胃散
【介绍】:见何梦瑶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《针灸大成》作过门。即三阳络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六。即风火眼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