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脉病候的一类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包括:①经脉循行径路的病症。如手阳明大肠经“是动则病齿痛颈肿”。②经脉经气变动引致所连络脏腑的病症。如手太阴肺经“是动则病肺胀满,膨膨而喘咳”;又如足少阴肾经从肾上贯
导引法。模仿虎的动作的一种健身活动。西汉初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有“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,熊经鸟伸,凫浴猨,鸱视虎顾,是养形之人也”的叙述。《后汉书·华佗传》始列入五禽戏中。《云笈七韱·导引按摩》(似为宋以
病名。指假孕症型之一。《续名医类案》卷二十四:“因当经著气伤肝,久郁冲于血海,似怀胎而无形,此名气胎。”多因平素肝旺易怒,肝气郁结,气血运行不畅,冲任胞脉阻滞所致。症见经闭腹大,状如怀孕。治宜疏肝理气
针刺手法名。出明·徐凤《金针赋》。其法先进针至深部(1寸左右),行紧提慢按六次,觉微凉,再退针至浅部(0.5寸左右),行紧按慢提九次,此为一度,必要时可反复施术。适用于先热后寒,实中夹虚之症。本法以泻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(Gray)分泌的水液。性大寒。①治目热赤痛,烂弦风眼,螺中入食盐少许,取汁滴眼;疔疮肿毒,痔疮肿痛,螺中入冰片
解剖名。①见《银海精微》。指目珠。详该条。②见《中西汇通医经精义》卷上。指今之晶状体,参见黄精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T1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胸部,在第一肋间隙中,距胸正中线4寸处。布有胸前神经分支,并有胸肩峰动、静脉及胸侧动、静脉分支通过。主治咳嗽,气喘,胸胁胀痛,咳吐脓血等。斜刺
病名。指因火邪积聚于阴分所致的疝症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三十三:“热疝大能作痛。凡火邪聚于阴分而为痛者,必有热证热脉,或大便秘结,或小水热闭不通,或为胀为满,而烦热喜冷者是也。”参见疝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三:“或问耳中生毒何如?曰:耳中所患不同,皆由足少阴、手少阳二经风热上壅而然。其证有五:曰停耳,亦曰耳湿,常出黄脓;有耳风毒,常出红脓;有缠耳,常出白脓;有耳疳生疮臭秽;有震耳,
指水肿之剧者。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风气相击,身体洪肿,汗出乃愈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身面卒洪肿候》:“身面卒洪肿者,亦水病之候,肾脾虚弱所为。”洪肿可见于风水、皮水、石水等病证,亦可见于脚气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