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学工具书。《辞海》编辑委员会编。此书是《辞海》按学科分类出版的20个分册之一。全书选收医药卫生各科名词术语5200余条,词目范围包括医药卫生各科名词术语、人物、祖国医学著作、主要理论、学说、疾病名称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六棱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系指耳轮之垂下处。即耳垂。
病证名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眩晕证治》。又称中暑眩晕。详该条。
经穴名,代号LR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厥阴肝经。位于小腿前内侧,胫骨内踝后下方,腓肠肌内侧头上部,阴陵泉穴后1寸处。另说“犊鼻下三寸”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;“犊鼻下一寸二分,向里横开寸半,下直中都
见《外科十三方考》。白砒1.5克,雄黄3克。为细末,取好皮纸一张,将药末撒纸上,摺为十数折,以木槌在纸上捶之,约千余下,使药吸入纸层,至转黄色时为度,外贴患处。治杨梅疮毒肿。
定穴方法之一。出《灵枢·骨度》。古时以骨节作标志定出度数,测量人体各部长短、大小,称骨度。用骨度方法量取穴位则称骨度法。即不分人体高矮肥瘦,在一定部位内都折成相同分寸;厘定穴位所在。后世为了取穴方便,
出《濒湖集简方》。为棕榈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第八册:“有齿历蠹者,由骨髓气血不能荣盛,故令牙齿黯黑,谓之历齿。”详牙齿历蠹条。
病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散翳内障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