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即瘖。详该条。
即炮制。宋·庞安时《伤寒总病论》有《修治药法》。详炮制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。即乳癖,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曲发二穴,在耳上发际曲禺陷者中,鼓颌有穴。”后《针灸聚英》等作曲鬓,见该条。
见妇人良方条。
①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接骨木之别名。②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蒴藋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七。咬伤后可引致蜈蚣中毒。详该条。
指用芳香健脾药健运脾气以治疗脾为湿困,运化无力的病证。
喜饮热的汤水。属里寒证。宜温中散寒。也见于湿盛或痰湿阻滞的病证,宜燥湿理气或兼化痰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三方。乌药汁七匙,枳壳汁、木香汁各五匙,白芍药汁二十匙,灶心土一钱,炒砂仁三分。将后二味煎汤,冲诸汁服。治食痹,胃痛上支两胁,里急,饮食不下,膈咽不通,食入即痛,吐出乃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