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法之一。用软坚磨积或消瘀的药物,以消散和破削坚硬积块的治法。适用于因气结、血瘀,或湿痰凝聚所形成的癥块、肿核。如肝脾肿大,用鳖甲煎丸之类。
证名。指眼视物不明的证候。《医贯》卷四:“神水者,由三焦而发源,先天真一之气所化,目上润泽之水是也。……耗涩,则有昏渺之危。”参见目昏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大病瘥后因劳倦而复发,见《婴童百问》。如劳复而寒热往来,胸胁满痛,呕吐烦渴者,宜小柴胡汤和解表里。
病名。指腋窝及手足心、鼠蹊部、阴囊等处汗湿之症。《古今医统》卷七十五:“两腋下并手足心、阴股及囊常如汗湿污衣,名曰腋漏。”用六物汤(干枸杞根、干蔷薇根、生甘草、胡粉、商陆根、滑石)研末,醋调外涂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官。随高宗赵构南渡,迁居永丰(今江西永丰县)。擅长妇科。
病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脚气》。由湿盛生痰,湿痰下注而成。证见腿足重木,软弱无力,兼有大便滑泄等。宜用丹溪治湿痰脚气方(苍术、防风、槟榔、香附、川芎、条芩、滑石、甘草)。参见脚气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串疽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指食蛋过多而成积滞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蛋积,食蛋不消成积,即暖败卵气作酸坚痛也。宜白蔻仁、橘红、豆豉、姜汁,方用妙应丸。”亦有用大蒜汁搽吐法治疗(见《济阴纲目·积聚痞块》
综合性医书。8卷。清·湛德芬辑。刊于1864年。本书辑历代医书摘要而成。卷1人身总论,讲述人体生理、脏腑、经络、病因、五运六气;卷2~5分述外因病症、内因病症、内科杂证,妇科,五官科及儿科疾病证治和脉
病名。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亦名不月、月闭、不月水、月水不来、月经不通、血闭、月事不来、月事不通、月不通、月使不来、月水不通、月经不行、经水不行、经水不通、经闭不利、经脉不行、经脉不通、经候不行、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