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九韶。浙江海宁人。八代业医,年轻时曾考科举,后继承家业,研讨医术,曾旅游于江浙等地。长于治疗梅毒,是我国有贡献的梅毒学家。于1632年写成《霉疮秘录》一书,总结
见《大生要旨》卷二。即子嗽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即白环俞,见该条。
多由过食辛燥之品,外感热邪或肺移热于大肠所致,症见口燥唇焦,腹满痛,大便硬结或便溏腐臭,肛门肿痛,便血或痔疮出血,小便短赤,舌苔黄干,脉数有力。治宜清肠凉血。
出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证。指六种虚损重症。①指气极、血极、筋极、肌极、骨极、精极六种病症。(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)②指气极、脉极、筋极、肉极、骨极、精极六种病症。(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③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歪头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马尿泡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清·不著撰人《外科集要论法》。即调疽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安胃片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