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眩晕

眩晕

病名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眩晕证治》。又称眩运头旋眼花。眩,视物黑暗不明或感觉昏乱;晕,感觉自身与周围景物旋转。《医碥·眩晕》:“眩,惑乱也,从目从玄。玄,黑暗也,谓眼见黑暗也,虚人久蹲陡起,眼多黑暗是也;晕与运同,旋转也,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,世谓之头旋是也。”《证治汇补·眩晕章》:“其状目暗,耳鸣,如立舟车之上,起则欲倒,不省人事。盖眩者言视物皆黑,晕者言视物皆转,二者兼有,方曰眩晕。”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,或气血衰弱,脏腑阴阳失调等所致。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:“眩晕,有风,有热,有痰,有气,有虚,有湿。”历代医家有不同论述。如刘河间主风火。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五运主病》:“所谓风气甚,而头目眩运者,由风木旺,必是金衰不能制木,而木复生火。风火皆属阳,多为兼化,阳主乎动,两动相搏,则为之旋转。”朱丹溪主痰。《丹溪心法·头眩》:“无痰则不作眩。”张景岳主虚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无虚不能作眩。”根据病因、症状之不同,可分为风晕湿晕痰晕中暑眩晕燥火眩晕气郁眩晕肝火眩晕虚晕等。详各该条。本证可见于周围性及中枢性眩晕、耳源性眩晕、颅内血管性病变、药物中毒及晕动病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枝箭

    见《药学学报》12(10):690,1965。为铁棒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消导

    消食导滞的简称。详消食化滞条。

  • 医灯集焰

    书名。2卷。清·严燮撰于1864年。本书集诸医家之言,取“照医之灯”、“光明显耀”之意而题名。卷上医论、阴阳、五行、治法、望闻问诊;卷下察舌辨症、脉诀。大多用韵文、歌诀记述,并加注释。内容较简略。

  • 外伤

    出《素问·移精变气论》。①损伤病证分类之一。一般指扑击跌仆所致皮肤、肌肉、筋骨的损伤。②与七情内伤相对而言。可指六淫外邪所伤,如伤风、伤寒、伤湿、伤暑等。

  • 板栗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栗子,详该条。

  • 延珠疬

    病名。见清抄本《外科或问》(著人未详)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
  • 臂阳

    臂的外侧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臂骨空在臂阳,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。”

  • 近者奇之

    用药法则。指病在上部、浅表的,或新近得病,病程短的,以作用较单纯的奇方治之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近者奇之,远者偶之。”张景岳:“近者为上为阳,故用奇方,用其轻而缓也。”

  • 吕用晦

    【介绍】:见吕留良条。

  • 脉疝

    病名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七:“少腹胀满,引膀胱急痛名曰脉疝。”即小腹部胀满而伴有拘急疼痛的病症。宜服七疝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