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与大经对举,指浅浮于体表的络脉,或指孙络,参见大经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小连翘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内疔者,先发寒热,体痛、头痛,数日后,胸腹、背胁、头面手足间有一处甚痛而肿起,即内疔所发之处。急用霹雳火汗之,并内服败毒散;若毒势不尽,憎寒壮势不减,宜服五味消毒饮,黄连解毒
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,扁鹊的弟子。曾著《本草经》一卷,不传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虎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七。即仓公当归汤,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明·邓苑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旋螺突起。详该条。
针刺补泻法之一。是以进、出针的快慢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。《灵枢·小针解》:“徐而疾则实者,言徐内而疾出也;疾而徐则虚者,言疾内而徐出也。”即慢进针快出针者为补,快进针慢出针者为泻。其慢进快出,在于扶助正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铁树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女萎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