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卤地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新语》。为蒲棒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唐秉钧条。
五陷之一。清·周冠《痘疹精详》:“痘出稠密,晕红紫而顶陷下者,紫陷也。”由血热炽盛所致。其症必气粗,身热,口渴,烦躁不安。治宜凉血解毒,用犀角地黄汤加减。
穴位名。即八华穴中的上六穴。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详八华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即夏枯草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宿食积滞不消而引起的呕吐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积吐,眼胞浮,面微黄,足冷肚热,昼轻夜重,儿大者脉沉缓,此宿冷滞脾,故吐黄酸水;或有清痰,脉实而滑,为食积所伤,吐酸馊气;或宿食并出,儿小者,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白头翁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营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刘寿山主编。本书收摘1820~1961年间国内外390余种医学期刊中中药研究论文约4000篇左右,共论述了约500种中药,按药名笔划排列写成摘要。对各药的学名、生药、化学、药理、临床等都作了简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