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野菜谱条。
出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。即阳脏。详该条。
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九十五。即红雪,见该条。
见医方全书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秦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。著有《脉经》6卷,已佚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。即真珠丸,见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七。煅软石膏、制半夏、制天南星、炒香附、炒栀子各等分。为末,米粥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至七十丸,姜汤送下。治嘈杂暖气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惟周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精于诊治伤寒,根据南方人体质弱等情况,主张少用麻黄一类损耗之剂,而多用参、芪补益之剂,为当地名医。著有《脉诀》、《医学纲目》,已佚。
证名。指饮食停滞所致的胃痛。《类证治裁·胃脘痛》:“食滞脘痛,必暖腐,香砂枳术丸加半夏曲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五:“食积作痛,保和丸。”《医宗己任篇·四明心法》:“食痛者,胸膈按之痛甚,勺水不入,兼大便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