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名。即足外踝骨。详核骨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指贲门部位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肺手太阴之脉;……还循胃口。”
《温疫论补注》卷上方。当归、炒干姜、人参、白芍药各一钱,生地黄三钱,炮附子七分。水煎服。治温病下后,反痞满者。
病名。多由痰毒邪火之气壅塞肺系,肺气闭郁,气机不利所致。症见咽喉肿痛,痰涎稠粘,身发寒热。治宜宣肺气、祛风痰、清热毒。用荆芥、防风、桔梗、蝉蜕、僵蚕、瓜蒌、陈皮、枳壳、法夏、黄芩、梔子等煎服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芸薹子,详该条。
疝之俗称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七。详疝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指由于湿热郁久,化火转燥而成的三消证。湿火伤肺为上消。证见烦渴引饮,咳嗽面肿,寸脉数大,宜用清肺饮;湿火伤胃为中消,证见多食易饥,面黄身肿,关脉数大,宜用加味清胃汤;湿火伤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9卷,已佚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薯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井疽之成漏者。见井疽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