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痧痢

痧痢

古病名。指肠胃虚弱,或有积滞,复染秽浊之气所致的痢疾。《痢证汇参》卷四:“痧痢之证,先泻后痢者居多,盖因肠胃空虚,秽气易触,则成痧痢。或天气炎热,或时行疫痢,感触肠胃,因积而发,亦致痧痢。夫痢不兼痧,积去便痊,痧不兼痢,括放即愈,痧积兼全,腹必痛非常,……务必先治其痧,兼消其积,则痧除积去,痛止而痢除矣。”并宜兼用括痧、调气、活血、导瘀等法。参见痢疾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春子

    即邱处机。见该条。

  • 胡脂麻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亚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花溪恒德老人

    【介绍】:见虞抟条。

  • 紫虚脉诀

    见脉诀条。

  • 胎疟

    出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疟。详该条。

  • 番木鳖

    出《飞鸿集》。为马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棉花条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芫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灸草

    见《埤雅》。即艾叶,详该条。

  • 食养疗法

    食疗著作。见《费氏食养》条。

  • 大力王

    见《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》。为飞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