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痘科键

痘科键

书名。2卷。明·朱巽撰。撰年不详。作者的本意编写此书作为痘科入门之钥匙,故以“键”为书名。书中对痘疹的理论、辨证治法、预后、合并症、所用药物及方剂等,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复明汤

    见《审视瑶函》卷五。即复明散第一方作汤剂。治视物异色。见复明散条。

  • 伤寒大白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秦之桢撰。刊于1714年。秦氏以《伤寒论》中一些使读者难以明白处,得此书可以尽白,故以“大白”为书名。作者指出治疗伤寒热病当分表邪、里邪、兼有表里邪三种情况。书中以长沙地区作为南北的界

  • 胕肿

    ①胕通肤。指全身浮肿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上下溢于皮肤,故为胕肿。胕肿者,聚水而生病也。”②指足面浮肿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有病肾风者,面胕庞然壅。”马莳注:“胕,足面也。”参见水肿条。

  • 古病名。出马王堆汉墓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疣。详干日疮条。

  • 张子允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扩条。

  • 破阳伞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兔儿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脚心痛

    证名。见《证治要诀·脚气》。即足心痛。参见该条。

  • 癞格宝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蟾蜍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病因辨证

    辨证方法之一。即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来推求病因、病理变化,提供治疗用药的根据。如眩晕、震颤、抽搐多属于风;发热、烦躁、发狂、神昏多属于火等。这种分析的方法,称为辨证求因。临床上常结合八纲辨证来互相补充。

  • 津泄

    水液外渗。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:“夫盐之味咸者,其气令器津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