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修订增补天宝本草》。为罗锅底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捻子。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卷七十八方。没药二两,芒硝、大黄各一两半,血竭一两。为细末,每服一钱,食后热茶水调下。治血灌瞳人,症见目睛疼痛,瞳人如血灌红色。
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。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,产科专门治疗妇女疾病,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。参见十三科条。
参见痧痘集解条。
【介绍】:见梅深师条。
病证名。小儿浮肿一种类型。因胆有病而引起的水肿。由胆气郁结,水湿内停,化而为热,湿热相蒸而成。临床特征为浮肿,口苦咽干。治宜利胆消肿。用小柴胡汤合五皮饮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海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。为臭灵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三。一作摊缓风。即摊缓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