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爱庐医案条。
见《日用本草》。即鳢鱼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化橘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类中风之一,见《医宗必读·类中风》,又名中火。《医学心悟·类中风》:“一曰火中……良由将息失宜,心火暴盛,肾水虚衰,不能制之。”症见猝然昏倒,不省人事,言语不出,口眼歪斜,瘫痪,面赤,烦渴,便秘等。心
出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。即目连剳。见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南天竹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?~1700?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惠源,号浩然子。江苏华亭(先世本河汾人,后卜居华亭,今上海市松江县)人,曾迁居吴县。博通儒理、天文等学。受明末西方天主教教士传入之西方性理学(主要是生理学
①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归来,见该条。②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承泣。见该条。
小儿烦躁的表现。《婴童百问》:“嗞啀者,心经有风邪,精神恍惚,心躁生风,热多不安,烦久则惊,风多不定,躁久而搐。”治宜清热镇惊,用七物黄连汤;风热重者,用至宝丹。
出《灵枢·骨度》。即骶骨、尾骨所在部位。参见尾骶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