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①即辛、酸、甘、苦、咸。药物以味不同,作用便不相同。辛味能散能行,酸味能收能涩,甘味能补能缓,苦味能泻能燥,咸味能软坚润下。近人认为药物味的不同,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。如辛味的多含挥发油,酸味的多含有
出《本草经疏》。指治疗血证的三大治法。即血虚用补法,血瘀用通法,血热用清法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生。僧人,又名释智宣。撰有《发背论》1卷,已佚。
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三。即三才封髓丹第一方,见三才封髓丹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女本草学家。号江上女子。江南人。生平不详。与其妹周僖用彩色绢绘有《本草图谱》一书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撰《蔬食谱》、《中朝食谱》。
指月经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女子……二七而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,月事以时下,故有子。”详月经条。
即拔罐法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二:“脑疽应用方。”
解剖部位。见《医学入门》。指鼻中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