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燥热痢

燥热痢

病证名。指痢疾燥火热邪引起者。又称燥火痢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燥热痢之症,内热烦躁,口燥舌干,腹痛频并,脓血稠粘,枯涸难下,肛门热痛,小便全无,夜卧不宁。”治法有燥伤气分血分和气血两伤之别。《痢证汇参》卷二:“燥火伤气则白,燥火伤血则赤,赤白兼下,气血俱伤。”如燥伤血分,可选用当归大黄丸当归银花汤等方;燥伤气分,用枳壳大黄汤益元散等方;如下痢红积,腹中痛甚,乃燥热伤及气血,可用乌药黄连汤等方。参见痢疾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卒病

    卒同猝。①指急病或暴病。《灵枢·岁露论》:“有卒病者,其故何也?……当是之时,遇贼风则其入深,其病人也卒暴。”如卒中,即指突然发生中风病。②指新起之病。与痼疾相对而言。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

  • 七仙桃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麦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眼大睫

    见《叶氏眼科方》。指内眦。详该条。

  • 八正

    ①指二分(春分、秋分)、二至(夏至、冬至)、四立(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)八个时令。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:“凡刺之法,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,气定,乃刺之。”②指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

  • 芒种

    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:“小满后十五日,斗指丙,为芒种,五月节。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。”我国中部地区将入多雨的黄梅时节。

  • 热者寒之

    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热症要用寒凉的方药治疗。热证有表、里、虚、实之不同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,疏散风热;里热证,实者用清法通里攻下,虚者则用甘凉养阴透热或滋阴清热等法。

  • 眼皮跳

    病证名。见秦伯未《中医临症备要》。胞轮振跳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产后厥逆

    见清·王实颖《广嗣五种备要》。即产后厥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胎肥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小儿生下遍身肌厚,肉色通红,满月以后,渐渐消瘦,白睛粉红色,五心热,大便难,时时吐涎。多由在胎时,母食甘肥,湿热太过,深入胞中,以致形质虚肥。治宜清泄湿热。用大连翘饮加减。

  • 阴痔

    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《坤宁集》:“凡九窍有肉突出,皆名为痔。妇人阴中突肉,名阴痔。”相当于子宫脱垂、子宫粘膜下肌瘤等。有因肝郁或湿热者,阴户流黄水,宜解郁清热利湿,用龙胆泻肝汤或丹栀逍遥散;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