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热胀

热胀

病证名。胀病之一。《兰室秘藏·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论》:“伤酒湿面及厚味之物、膏粱之人,或食已便卧,使湿热之气不得施化,致令腹胀满。此胀亦是热胀。”《证治汇补·胀满章》:“热胀宜清,诸腹胀大皆属于热,因湿热之气不得施化,壅滞于中而成胀满者,宜以苦寒药治之,若脾气不宣,郁而成火吞酸,吞酸渐成胀满者,用药宜刚中带柔,连理汤主之。”《医学准绳六要》:“有火盛阴虚,热乘血分者,其腹虽胀而不甚大,按之益坚,小便黄赤大便秘涩,其脉数实细小,不可误作湿食治。盖消导则阴愈伤,去湿则津愈涸,宜用苦寒之药,如当归龙荟丸胡连之类。”亦可选用分消丸、厚朴七物汤等。参见胀病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虫窠

    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针灸大成》。别名血郄。位于大腿内侧,当血海穴直上1寸处。主治风疹,湿疹,皮肤搔痒症等皮肤疾患。直刺1~1.5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②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血

  • 金顶龙芽

    出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仙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拱地龙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合掌消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冰翳外障

    病名。由肝经之热上乘所致。症见翳生风轮之上,色青白而薄,形如冰瑕,或片或点,横贯乌睛,或痒或疼,发作无定,眵粘泪出,白睛脉赤。即冰瑕翳深外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青盐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大青盐,详该条。

  • 萝卜子

    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莱菔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侯自然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《难经疏》十三卷,佚。

  • 外肾弔痛

    病证名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三。即阴囊坠胀、疼痛。为疝病的常见症状。可用灸治在足大指、次指下中节横纹中灸五壮。

  • 痘疹科

   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明代始独立设科,参见十三科条。

  • 数堕胎

    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一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