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幼科发挥》。即百晬内嗽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红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眦的异体字详目眦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蝎子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鸭脚艾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延寿第一绅言》。古称生女为弄瓦。
病证名。见《秘传证治要诀》卷五。症见风毒及热壅上攻,牙龈疼,或齿缝有红肉胬出。治宜祛风解毒、清热止痛。可选用清胃散、玉女煎、三仁汤、黄连温胆汤等加减。参见牙痛、齿壅等条。
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方。续随子十四粒。为末,水煎去滓,放冷顿服,当吐泻愈。治血黄,病人三日鼻中出血,大小便亦见血,心间烦闷,腹中有块,痛如蛇咬,吐逆喘粗。
用红外线照射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。以白布遮去应照穴位以外皮肤,用红外线发生器照射穴位,以病人自感局部温热或皮肤出现淡红色为度。常用于治疗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风湿痹痛等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素问·气府论》。《针灸甲乙经》作上关穴别名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