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活血祛瘀药物以消散瘀肿。参见祛瘀消肿、破瘀消癥条。
症名。口舌麻木,感觉减退的症状。可见于中风或脾胃积滞等病。或口服乌头等一类药物过量亦会出现短暂的口舌麻木。参见口麻条。
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桂丁之别名,详桂丁条。
见《江苏省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茜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譔条。
《疡科选粹》卷二方。当归、生地黄、白芍药、人参、炙甘草、官桂、黄芪各八分。水煎服,日二次。治疽毒已溃疼痛。
即指纹深沉。主病邪在里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医学提举司之主要官员,只设1人,始设于1272年(至元九年),官阶从五品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海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面色枯槁无华,见于慢性病的重病容。是气血亏损,胃气衰败之象。《灵枢·决气》:“血脱者色白,夭然不泽,其脉空虚,此其候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