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湿痰

湿痰

痰证之一。①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生于脾,多四肢倦怠,或腹痛肿胀泄泻,名曰湿痰。”多由外感而生。治宜山精丸三仙丸等。②指痰湿聚于脾的病证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:“在脾曰湿痰,其色黄,滑而易出,多倦怠,软弱喜卧,腹胀食滞,脉必缓,宜白术丸;或挟虚,宜六君子汤;挟食,宜保和丸;挟暑,宜消暑丸;挟惊,宜妙应丸。各宜从脾分治。”又名脾经湿痰。参见该条。湿痰有外感湿痰内伤湿痰之分。参见痰证有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原机启微

    见元机启微条。

  • 石灰草

    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内外丹

    内丹和外丹的合称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花粉头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紫茉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汉药良劣鉴别法

    书名。1册。日本·一色直太郎编于1929年。本书收载并介绍了200余种中药药材的有关炮制、鉴别等内容。现有《皇汉医学丛书》本。

  • 脾肚发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百效全书》卷三。即上发背。见该条。

  • 吴澄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鉴泉,号师朗。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采集前人关于虚劳病的论述。编成《不居集》(1739年),是论述虚劳病较详备的专书。

  • 武鸣冈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山西介休人。家为世医,精于医术。

  • 遁毒风

    即小儿风毒,详该条。

  • 七寸金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地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