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清咽利膈丸

清咽利膈丸

①见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青岛方)。连翘黄芩栀子薄荷防风玄参牛蒡子天花粉射干荆芥穗各1公斤,桔梗2公斤,熟大黄250克。为细末,水泛为丸,绿豆大,每服6克,日二次。治肺胃热盛,胸膈不利,咽喉肿痛口苦舌干。本方由《外科正宗清咽利膈汤加减而来。②见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沈阳方)。犀角、牛蒡子、连翘、荆芥、防风、栀子、桔梗、玄参、黄连金银花黄芥、薄荷各9克,甘草、大黄、朴硝各6克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丸重6克,金箔为衣,每服一丸,食后竹叶煎汤送下。治急、慢喉风,双单乳蛾,咽喉肿痛,项肿发颐咽喉糜烂,唇口焦裂,疹后余毒未尽,音哑喉痹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科辑要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邵澍辑于1829年。本书以辑录外科治疗方剂为主,不按病名分类,只记各方的适应症,缺乏论述和发挥。

  • 成骨

    ①骨名。又名骭骨。即胫骨。参见骨条。②经外奇穴名。《素问·刺腰痛篇》:“少阳令人腰痛,如以针刺其皮中,循循然不可以俯仰,不可以顾,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,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,夏无见血。”近代《针灸经外

  • 白苔黑斑舌

    白苔中有黑小斑点的舌象。若黑色斑点能刮净者,为湿热之候;若不能刮净者,里有实热,阴液欲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脾虚呕吐证

    证名。见《经验医库》。指呕吐因脾胃虚弱所致者。《石室秘录》卷三:“胃吐出于脾虚。脾气不下行,自必上反而吐。补其脾气则胃气自安。”宜用附子理中汤等。

  • 龟背

    病证名。即脊骨弯曲突起,如龟之背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儿生下客风入脊,逐于髓,即成龟背。”或由胎禀不足,调养失宜,脾肾两虚,脊骨柔弱所致。症见脊柱弯曲畸形,高突隆起,步行伛偻,形体羸瘦。可见于佝偻病、

  • 潮水

    月经的别称。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:“妇女经事谓之月水,又谓之潮水。曰月者,一月一至也;曰潮者,取其信也。”详月经条。

  • 牡荆实

    见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牡荆子,详该条。

  • 失枕手法

    理筋手法。让患者正坐,医者立于背后,一手扶患者头顶,一手拇、中指点按天枢、风池、风府等穴,并顺诸穴部位自上而下按摩多次,再用拿、捏、提弹颈后部及肩背诸肌腱各数次。次以双手拇指于枕骨关节,余指在颌下部,

  • 猫儿刺

    ①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枸骨叶之别名。②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廊茵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拉牛入石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穿破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