润燥化痰
即润肺化痰。详该条。
即润肺化痰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杨志一《生育问题》。即妊娠遗尿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熊宗立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盘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痈发于喉之两旁,夹喉而生,故名。多由肝胃火毒上炎所引起。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:“夹喉痈生喉两旁,肝胃毒热发其疮,疮与结喉痈同治,尤嫌痰壅不时呛。”治宜解毒、清热、消肿。方用仙方活命饮、
皮肤针之一种。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,如七星并列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刺法术语。《难经·七十六难》:“当补之时,从卫取气。”指针刺补法操作时,应在浅部候气,并往下按纳。后世刺法以先浅后深为补,理本于此。
筋骨间的凹陷处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注于太溪,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俞。”
病名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五。①即支饮,详该条。②即支咳,详该条。
《症因脉治》卷二方。天花粉、麦门冬、知母、石膏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燥火烁肺,口渴身热,二便赤涩,喘咳气逆,面赤唇焦,吐痰难出。
见广温疫论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