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作为鉴别髋关节前、后脱位证候之一。详胯骨出条。
病证名。见明·邓苑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聚开障。详该条。
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卷二:“所谓聋者,由水衰火实,热郁于上,而使听户元府壅塞,神气不得通泄也。”听户,系指接受声音的门户,即耳窍,详该条。
见伤寒论注条。
五疳之一。又名肥疳、食疳、奶疳。是疳疾中的最基本证候。由脾经蕴郁湿热所致。《古今医鉴》:“疳在脾,则面黄身热,腹胀肚大,好吃泥土,水谷不消,泄下酸臭,困睡,减食,消瘦。”有时吐泻,夹有蛔虫等。治以攻积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缬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澹寮方》。为谷芽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五。即无名肿毒。见该条。
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。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颃颡者,分气之所泄也。”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一。亦名胎前心痛。病因风邪痰饮交结,痹阻胸阳所引起的心前疼痛,重者胸痛彻背,喘不得卧,轻者时痛时止,若痛不止,气乘胞络则令胎动。因风邪乘于心包而痛者,宜驱邪止痛,用四磨汤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