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性医书。又名《华氏中藏经》,旧题汉·华佗撰。前有论述49篇,以论证、论脉、论脏腑虚实寒热、生死逆顺之法。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,并介绍治疗方剂。书中并附《内照法》6篇。现存多种刻本,建国后有排印本
书名。3卷(即《医宗金鉴》卷36~38)。清·吴谦等编撰。作者鉴于《伤寒论》原著辞义深奥,条目繁多,为了帮助读者理解,使能触类旁通,遂将总论内容、六经辨证,及伤寒常见病证,类伤寒、瘟疫、温病等,“撮其
①阳明为二阳,厥阴为一阴。《素问·阴阳类论》:“二阳一阴,阳明主病。”王冰注:“一阴厥阴,肝木也。二阳阳明胃土气也,木土相薄,故阳明主病也。”②刺寒厥的一种方法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刺寒厥者,二阳一阴。
病名。见《卫生易简方》。即狂犬啮人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马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典气功专著,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。本书主要研究人体组织结构,内部联系,功能作用和稳态技术。其代表性观点,认为脑为身之主;神是身之质,又是身之用。并指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,头为上,躯体为中,四肢为下,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即相思子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无物无滞的痞证。多由饮食伤中,劳倦过度,或脏腑阴阳亏损,气机斡旋无力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痞者,痞塞不开之谓。……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。凡有邪有滞而痞者,实痞也;无物无滞而痞者,虚痞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金盏银盘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901~1975【介绍】:字锡文。北京市人。幼从父世明习医,弱冠有医名。历任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、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、北京市政协常务委员、卫生部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等职。擅治外感时病、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