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茴香茎叶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指六腑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荥输治外经,合治内府。”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舌敛束缩短,舌面如荔枝干壳。为津液干涸至极,属危重之候(见清·杨云峰《临症验舌法》)。
方书名。4卷。旧题孙真人著,实系托名之作。撰年不详,1914年曾予刊印。本书分为头面,耳目、口鼻、喉舌齿牙、身体、四肢、胸胃心腹、杂症、妇女、胎产、小儿、痘疹、痈疽疮毒及中毒急救等类,各类病证分别汇选
书名。又名《董氏斑疹方论》、《小儿斑疹方论》。1卷。宋·董汲撰。约刊于十一世纪末期。本书对小儿斑疹(即后来所称的痘疮、天花)的证候作了简要说明,并附方剂17首,是一部较早的痘疮专书。解放后出版《小儿药
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指初生口噤嘴唇苍白者,参口噤条。
【介绍】:北宋药学家。生平不详。撰《本草辨误》1卷,已佚。
①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鸢尾之别名。②出《本草崇原》。为萹蓄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为一软骨,状如马蹄,系于舌根,筋脉相连。司舌之活动,与饮食和发音均有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