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泽廓

泽廓
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者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兑廓兑泽廓关泉廓。①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兑正西方,络通下焦之府,脏配肾络。”②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认为泽廓位附血轮(外眦下方),属三焦,从属于心,故五轮主脏属心,八廓主腑属小肠。③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:“兑泽廓,属膀胱,位白睛下截向大眦。”④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一:“兑为锐眦,经走膻中,络及肾脂。”⑤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膀胱之府为泽廓。”有名无位。⑥陈达夫《中医眼科六经法要》认为此廓位于白睛正颞侧,属三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痃癖

    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十二。指脐腹偏侧或胁肋部时有筋脉攻撑急痛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四十九:“夫痃癖者,本因邪冷之气积聚而生也。痃者,在腹内近脐左右,各有一条筋脉急痛,大者如臂,次者如指,因气而成,如弦

  • 吕才

    【生卒】:600~665【介绍】:唐初医学家。博州清平(今山东临清)人,精阴阳、方技、輿地、历史,对药物亦多有研究,曾任尚药奉御、太常博士、太常丞。尝奉命删定《阴阳书》。显庆(656~660)年间,奉

  • 续医断

    医论著作。2卷。日人贺屋敬(恭安)撰。刊于1811年。此书续写其师吉益东洞之《医断》。上卷论疾病急逆虚实、所在、病因、脉候、病名及死生等。下卷论伤寒六经病及过经、转属、合病、坏病等。现存初刻本。

  • 胎衣不出

    见《经效产宝》。即胞衣不下。详该条。

  • 病证名。指经血妄行,即妇女的血崩病。由于阳盛阴虚,迫血妄行而成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阴虚阳搏,谓之崩。”参见血崩条。

  • 主药

    ①古代医药官职名。南北朝时期北周以及隋、唐两代的太医署、尚药局内,均设有本职,掌管药物。人数由2~12人不等,唐代主药官阶从六品下。②处方中针对主要病因或主要病机及其主要证候,发挥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,

  • 王献廷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之政条。

  • 脉之大会

    指寸口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总会聚之处,出《难经·一难》。寸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,而肺朝百脉,十二经脉及其所络属的五脏六腑之气“皆出于胃,变见于气口”(《素问·五脏别论》),故称其为脉之大会。

  • 何柏斋

    【介绍】:见何瑭条。

  • 医法经验录

    诊断学专著。2卷。清·李文庭撰。初刊于1818年。上卷专论脉诊,以两手寸关尺三部脉之浮、沉、迟、数及其兼脉分析主病、病源及治法,联系临床诸证较为具体;下卷在《敖氏伤寒金镜录》36舌的基础上,推衍为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