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治痧要略

猜你喜欢

  • 奶米

    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鬼胀

    推拿穴位名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穴象手法》:“鬼胀穴,在后腿肚旁。”

  • 阴虚吐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医学心悟》。指肾阴亏虚,肝火炽盛所引起的吐血。治宜壮水制火而滋其化源。《血证论》卷二:“色欲过度,阴虚火旺,其证夜则发热,盗汗梦交,耳鸣不寐,六脉细数芤革。宜地黄汤加蒲黄、藕节、阿胶、五味

  • 清燥救肺

    治疗燥热伤肺及其变生肺痿诸证的方法。其法以甘凉微辛以清肺胃之热,益胃气滋肾水以保肺金,既避苦寒,又免温热。《温病条辨·秋燥》:“诸气膹郁,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,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。”

  • 李中梓

    【生卒】:1588~1655【介绍】:明末医家。字士材,号念莪,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曾祖李府(字一乐)为地方武官,因抗击倭寇入侵而牺牲,父李尚袞(字补之)中进士,曾在兵部任职。他年轻时,博览群书,

  • 热无犯热

    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季节用药的一般规律。在炎热夏季,如无寒证者就不要随便使用热药,以免伤津化燥,或生其他变证。《医门法律》:“故不远热则热至,……热至则身热,吐下,霍乱,痈疽疮疡,瞀郁,注下,

  • 小儿则

    《景岳全书》的一部分(卷40~41),2卷,明·张介宾撰。内容主要论述小儿杂病(不包括痘疹、麻疹)的证治。此外又有《小儿则古方》1卷,为《景岳全书》第62卷;《麻疹诠》1卷,为第42卷;《痘疹诠》3卷

  • 六极

    出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证。指六种虚损重症。①指气极、血极、筋极、肌极、骨极、精极六种病症。(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)②指气极、脉极、筋极、肉极、骨极、精极六种病症。(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③

  • 瓜蒂漏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。又名瓜藤漏。症为肛周生漏,疼痛出脓,后渐蔓延至两侧大腿根部,漏孔三五不等,脓水淋漓,病程缠绵。治法:宜先从开始一孔治起,常用挂线疗法,配合熏洗汤坐浴,或用加味天然散。内服

  • 回回药物院

    元代医疗机构名称。详见广惠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