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汪逢春

汪逢春

【生卒】:1887~1948年

【介绍】:

现代医家。北京人。曾在北京举办国药会馆讲习班,培养中医药人材。擅长治疗时令温病

猜你喜欢

  • 臊疳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洞天奥旨》卷十二。即瘙疳。见该条。

  • 寒湿久痹

    由寒湿侵袭所致的慢性痹证。因寒邪使气血凝泣不通,湿邪又粘腻滞著不移,两邪相合,可致肌肤疼痛、关节挛痹,并有痛处固定、病程缠绵的特点,故名。

  • 修其城郭

    自我推拿方法。出《养性书》。城郭即耳廓。用手摩揉耳轮。可防治耳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耳病源流》:“《养性书》:以手摩耳轮,不拘遍数,所谓修其城郭,以补肾气,以防聋聩也。”

  • 中气不足

    指脾胃中焦之气虚弱、运化失职的病证。症见面色黄而少华、唇淡或黯、食欲不振、食后腹胀、眩晕、声低、气短、倦怠乏力、便溏,若兼见胃痛则痛而喜按,舌嫩苔厚,脉虚等。《灵枢·口问》:“中气不足,溲便为之变,肠

  • 寒气腹痛

    病证名。指感受寒邪所致的腹痛。多见于阳气虚衰者。见《医方考·腹痛》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寒气腹痛之症,面黄唇白,手足多冷,恶寒不热,二便清利,腹中绵绵作痛,此寒气腹痛之症也。”《张氏医通·腹痛》:“绵

  • 陈文中

    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字文秀。宿州符离(今安徽宿县)人。居江苏涟水十五年,涟人皆称之为宿州陈令。以擅长医术闻名,精通内、儿等科,尤精于小儿疮疹,诊治多收显效。著有《小儿病源方论》(12

  • 血虚热

    病证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痨瘵源流》:“有血虚热,必兼燥渴,睡卧不安,宜圣愈汤、人中白丸两方参酌用。”参发热、血虚发热条。

  • 窍阴

    经穴名。在头部者,称头窍阴;在足部者,称足窍阴,同属足少阳胆经。见各该条。

  • 赵素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和赵大中合撰《订补风科集验方》二十八卷。

  • 痰眼症

    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广勤轩遗稿》。指眵泪稠浊似痰,粘糊满目的证候。详见眵泪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