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汗斑

猜你喜欢

  • 惟睹三光

    古代眼科术语。系指患眼视力减退至仅存光感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不辨人物,惟睹三光。”参见犹见三光条。

  • 寒热格拒

    ①指药性之寒热受病性之寒热所格拒。如里热甚盛的病证当用寒凉药物清泄里热,但炽盛的热邪可能格拒寒凉的药物,使其服后呕出,不能进入体内以发挥疗效。同样里寒甚盛的病证用辛热药物治疗,寒邪过盛则可能格拒辛热药

  • 风癔

    病证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。即风懿,详该条。

  • 下利清谷

    证名。出《伤寒论·辨少阴病脉证并治》。指泻出物清稀夹杂不消化食物者。多因脾肾虚寒所致。治宜温中散寒,用四逆汤、通脉四逆汤。参寒泄条。

  • 句骊客

    【介绍】:三国魏针灸医生。高句骊国(今朝鲜)人。佚名。约生活于公元三世纪。善用针,取寸发斩为十余段,以针贯取之,言发中虚,其妙如此。

  • 松树蕊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松笔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疼舌症

    病名。《喉舌备要》:“此症生于舌之上下,缓缓发来,其舌粗硬如石结核,成脓者可治。如不结核,口舌日见短小,至二、三年后,舌忽失去,则虽有灵丹,不能治矣。此是内伤心经之症。”参见舌疳条。

  • 岭南卫生方

    方书名。3卷。元·僧人继洪辑(或题为“宋·李璆、张致远原辑”者,系讬名)。本书主要辑录宋、元时期医学著作中有关我国岭南地区(今广东等地)多发病瘴疟等证治的资料。此外还记述了“蛊毒”、药毒及杨梅疮等病的

  • 下针法

    见《针灸聚英》。即进针法,见该条。

  • 中膂

    见中膂俞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