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椒疮

椒疮
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椒疡。多因眼部不洁,受风热毒邪侵袭,加之脾胃素有湿热,致眼睑脉络壅滞,气血失和而发。症见眼睑内面发生红色细小颗粒,状如花椒。自觉眼部沙涩痒痛,羞明流泪等。相当于今之沙眼。治之常用祛风、清热、除湿、散瘀等法。可选服清脾凉血汤归芍红花散;外点黄连西瓜霜眼药水。睑内颗粒累累成片者,当施法——以经过消毒的灯草海螵蛸棒轻快磨擦患处。本病为最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。严重者可发生眼睑内卷,睫毛倒入,赤膜下垂黑睛生翳等多种并发症,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,讲求卫生可以避免传染,预防本病的发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经行先期

    病名。亦名月经先期、一月经再行、经水先期、经早等。指月经来潮比正常周期提前一周以上,甚或一月两至者。多因血热、虚热、气虚、肝郁等所致。

  • 羊起石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阳起石,详该条。

  • 杨雨苍

    【介绍】:见钱秀昌条。

  • 十干统运

    运气术语。指以十天干中每两干统一运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甲己之岁,土运统之;乙庚之岁,金运统之;丙辛之岁,水运统之;丁壬之岁,木运统之;戊癸之岁,火运统之。”

  • 乌骨鸡丸

    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。乌骨白丝毛鸡(男用雌鸡,女用雄鸡,取嫩者,溺倒,泡去毛,竹刀割肋,出肫肝,去秽,留内金,并去肠垢,仍入腹内)一只,五味子、川芎(童便浸)各一两,熟地黄四两,黄芪(去皮,蜜酒拌炙)

  • 脾虚

    出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。①泛指脾之阴阳、气血不足的各种病证。多因饮食失调、寒温不适、忧思、劳倦过度或久病伤脾所致。症见消瘦面黄、四肢乏力、纳减、食不消化、腹痛、肠鸣、便溏或泄泻、浮肿、便血、崩漏等。治

  • 医学白话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洪寿曼编于1907年。本书内容采自前人医著,用白话的形式予以阐述。为初学入门读物。卷1脏腑功能、四诊、治法;卷2~4内伤,外感,妇、儿多科病症,附录杂病简验方。全书文字浅近,吸取了西洋

  • 清晨嗽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类证治裁·咳嗽》。即早晨嗽。详该条。

  • 二便色白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张氏医通·婴儿门》。又名大小便白。小儿便如米泔,或溺停少顷,变成泔浊者,为脾胃湿热;若大便泔白色,或如鱼冻,或呈红黄黑色者,为湿热积滞所致。治宜理脾消滞,去湿热,节饮食。用胃苓汤加减。日久

  • 能毒者以厚药

    治则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指用药应因人制宜,对身体强壮,正气充足、能耐受攻邪药物者,就给予气味厚,作用强的药物治疗,取其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