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剖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《目经大成》卷一:“风轮下一圈收放者,为金井。”即瞳神。因其清莹幽深,内有神水(房水)而似井,又因五行学说金生水,故名金井。详瞳神条。
①病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等篇。古代用以泛指多种外科疾患。后世将外科分为疮疡与杂证两大类。疮疡是指体表上的肿疡、溃疡、痈、疽、疔疮、疖肿、流注、流痰、瘰疬及皮肤病等的总称。多由毒邪内侵,邪热灼血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士怡。江苏昆山人。精于医术,尤长于伤寒。根据张仲景的著述,吸取过去各家的有关论述,编成《伤寒会通》一书,已佚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少阳胆经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疔疮要诀》:“此疔生在笑缝中。”位在鼻翼两旁。即鼻疔。参见鼻疔、迎香毒条。
病证名。系指牙齿裂开。多由肾虚有火,骨质不固,或因龋齿,外伤等所致。属肾虚者,治宜滋阴降火。可选用大补阴丸、知柏地黄汤等加减。
肃降,清肃下降之意。肺气宜清宜降。由于肺居胸廓上部以及其在体内所起的司呼吸、主气、主治节、通调水道等作用,决定了肺气必须在清肃下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机能运动。如肺气失于肃降,可出现喘逆、咳嗽或小
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》:“咳而上气,喉中水鸡声,射干麻黄汤主气。”指喉间痰鸣声连连不断,好象水鸡(即田鸡)的叫声。参见喉吤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统秘》。大嘴即大眦。即大眦赤脉传睛。详该条。
病名,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《诸病源候论·小儿杂病诸候》较为全面地列举了各种小儿丹毒,此后历代文献沿袭引用并加以发展,其名称计有:胎热丹毒、赤游风、胎毒发丹、滞热丹毒、食滞丹毒、伤食发丹、赤丹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