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花针
皮肤针之一种。因针柄一端集针五枚形如梅花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皮肤针之一种。因针柄一端集针五枚形如梅花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。古称卒上气、卒喘。多由感风感气,或多食多饮而然。治疗须察其所感施治,如用定喘汤加减等。参见卒上气、喘证等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金匮翼》。由于气机不畅,以致食物停滞而形成的脘闷,暖气等症状。治宜理气为主,兼以消导。参见伤食、积滞条。
指辰时。详十二时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七方。蟾酥一分,雄黄三分,蜈蚣一条。为细末,酒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丸,葱酒送下。治疔疮肿毒,时毒初起者。
推拿穴位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分别位于掌面的第一掌指关节处横纹及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处。《保赤推拿法·运五经纹法》:“五经纹,即五指第二节下之纹,用大指在儿五经纹往来搓之,治气血不和,
《医学入门》卷三方。木通、滑石、赤茯苓、车前叶各一两,瞿麦五钱。为末,每服四钱,水煎服。治阴虚为阳所凑,膀胱积热,小便难而黄。
【介绍】:见杨士瀛条。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即鸡冠花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佚名《双燕草堂眼科》。即上胞下垂。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