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又名胫阴痈,胫阴疽。指生于小腿内后侧的痈。多因肝脾二经湿热凝结而成。初起小腿内侧,疼痛肿硬,长有数寸,形如泥鳅,色微红,故名。证治见外痈条。
丛书名。“潜斋”为清代名医王士雄的书斋名。《潜斋医学丛书》系王氏等医家所撰辑若干种医书之合称,有八种本和十二种本之分。八种本包括《言医》(裴一中撰,王士雄评选)、《愿体医话良方》(史典撰,俞世贵补)、
病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统秘》。即聚开障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掖门。见该条。
【生卒】:1901~1959年【介绍】:字友松,良乡(今北京房山)人。毕业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,曾任职协和医学院细菌科、中文部兼中外医史课。1935年与王吉民、伍连德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医史委员会(中华医
【介绍】:见许宏条。
踝关节内、外侧的圆形骨隆起部位。
病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又名胞痹。详该条。
出《天宝本草》。为阴地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爬山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