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苏沈良方》。为枳椇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又名臂膊。①指上肢(上膊)和前臂部(下膊)。②指上臂外侧。
扶助阳气以抑制阴寒邪气的治法,见《医门法律》卷一。该法为温补学派治疗立法的主要依据,认为“天之大宝,只此一丸红日;人之大宝,只此一息真阳”,“故阳性畏其衰,阴性畏其盛”(《类经附翼·大宝论》),因此治
【介绍】:战国时名医。据《列子·力命》载,季梁得病,矫氏指出其病因是精神、饮食等因素所致。反映了唯物主义的病因观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巴戟天之简称,详该条。
败坏。《素问·疏五过论》:“精气竭绝,形体毁沮。”
经外奇穴名。位于翳风与风池两穴连线之中点。在胸锁乳突肌肌腱中部,深部有头夹肌及枕动、静脉;布有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分支。主治失眠,眩晕,头痛,心悸,精神病等。直刺1~1.5寸。
【介绍】:见李杲条。
名词。出《混俗颐生录·户内消息·禁忌消息》。指阴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