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七方。射干、升麻、犀角、麦门冬、玄参、大黄、黄芩各一钱,芒硝、栀子、竹叶各五钱。水煎服。治胃痈初起,中脘穴隐痛微肿,寒热如疟,皮肤甲错,脉沉数。
①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二方。人参、知母、石膏、天花粉、葛根、麦门冬、竹叶、粳米。水煎服。治麻疹服表散药后,发热时渴者。②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七方。人参、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上消,
病证名。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尿血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经疏》。指治疗诸气病证的三大治法。即补气、降气调气、破气。
病在下焦及服补养药、补肾药、驱虫药均可在饭前服。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病在心腹以下者,先服药而后食。”
①上臂。从肩到肘的部分。近代一般取此义。②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曲肱而枕之。”③上肢从肩到腕的部分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自肩下至手腕,一名肱,俗名肐膊。”
病名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五:“其疽大如鸡子,形象犹如紫李,只肿不红,内串经络之间,流注骨节之内,遍身痠疼百节疼痛。”治同无头疽。
①指六腑所属诸阳经的俞穴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刺腑输,去腑病,何输使然?”②与藏俞对举,指六腑所属诸阳经的井、荥、输、原、经、合诸穴,每经六穴,六六三十六穴,左右合之,共七十二穴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
见明目至宝条。
见三因极-病证方论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