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苞蔷薇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即杧果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蠹疽之多发、大小不一者。证治见蠹疽条。
见《证治要诀类方》卷四。即肾气丸,见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苦木,详该条。
骨名。即趾骨。左右共28块,较之指骨粗短。
【介绍】:太平天国医生。广西人,原经营药材,兼通医理。太平天国时(1851年),洪秀全在永安染疾,他为之治疗,亲为调剂而愈,被封为国医。1853年升为擢捡点。曾在南京征聘医士,选办药材。又任内医长,并
方书。秦伯未、张赞臣编。此书汇选常用内服、外用丸、散、膏、丹、药酒、动物胶、花露、曲类中成药259种,每方介绍处方、制法及适应症。简明扼要,切合实用。1955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赤带。详该条。
五种黄疸的合称。①指黄疸、谷疸、酒疸、女劳疸、黑疸五种(见《金匮要略·黄疸病脉证并治》)。②指黄疸、谷疸、酒疸、女劳疸、黄汗五种(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)。③指黄疸、谷疸、女疸、酒疸、劳疸。《肘后备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