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中行
【介绍】:
见方有执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方有执条。
出《灵枢·痈疽篇》卷九。即生于股骨及胫骨的附骨疽。详附骨疽条。
病症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多为胞睑受邪的证候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足太阳之筋为目上纲,足阳明之筋为目下纲,热则筋纵目不开,助阳和血汤;然又有湿热所遏者,则目胞微肿,升阳除湿防风汤;真阳不能上升者,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即骆驼蓬,详该条。
病名。为脑疽生于项后偏旁者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又名偏对口。
①脉管。气血运行的通道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夫脉者,血之府也。”《灵枢·决气》:“壅遏营气,令无所避,是谓脉。”脉与心密切相连,为心气所推动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心主身之血脉。”③脉搏,脉象。《灵枢
儿科著作。2卷。明·乔埰撰。刊于1638年。书中首论儿科疾病及诊治大法,其次对婴幼儿的多种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,分别作了简要的记述。
①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天南星之别名。②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即野芋。各详该条。
雍容自得。《灵枢·通天》:“阴阳和平之人,其状委委然。”
病证名。又称脾咳。指脾胃湿热,上熏于肺,或脾虚土不生金所致的咳嗽。《症因脉治内伤咳嗽》:“脾经咳嗽之症,咳而右胁下隐隐作痛,痛引心脾,神衰嗜卧,面色痿黄,腹胀黄肿,身重不可以动,动则咳剧,此脾咳嗽之症
见《重庆草药》。为玉米轴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