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又名内陷。即疮疡邪毒内攻之意。参见三陷条。
即十香返魂丹,见该条。
见古本康平伤寒论条。
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山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腹水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晋代医家。字叔文,一说文叔。曾任河南尹,又称阮河南。精于医术,撰有《阮河南药方》十六卷,已佚。
出《杂病源流》卷二十四:“以喉花即为蒂中。”即悬雍垂。详该条。
又称散穴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春刺散俞及与分理,血出而止。”张隐庵注:“散俞,络脉之俞穴也……盖春气生升于外,故当于散俞溪谷之间而浅刺之。”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。即真珠丸,见该条。
证名。①遇事易惊或无故自惊的简称。出《素问·大奇论》。亦称喜惊、惊伤。《张氏医通·神志门》:“夫惊虽主于心,而肝胆脾胃皆有之。惊是火热烁动其心,心动而神乱也。若因内气先虚,故触事易惊,或卒然闻响大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