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生
即接产。
即接产。
见寄湘渔父《达生保赤编》。分娩过程的七种症候。即脐腹急痛,腰酸重坠,眼中出火,谷道挺进,室户肿满,手中指筋脉跳动,胞浆或血大来。
针法著作。承淡安等编。书中阐解子午流注学说在针法上的应用。195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罗布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草药通讯》(12):6,1976年。即法罗海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DU10。出《素问·气府论》王冰注。别名肺底。属督脉。位于背部,第六、七胸椎棘突之间。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六肋间动脉后支。主治咳嗽,气喘,项强,背痛,痈疽,疔疮;以及胆道蛔虫症,
病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为暴风客热之俗称,详该条。
维医著作。作者不详。约成书于公元九世纪。主要内容介绍当时维医常用药物,如牛角、石榴、雪鸡脑、狼骨、山羊胆汁、狗脑、茴香。内容简单朴实,丝毫未涉及理论,反映了早期维医学朴素的面貌。现只有手抄本。
指肝受邪热所致的病症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肝热病者,小便先黄,腹痛,多卧,身热,热争则狂言及惊,胁满痛,手足躁,不得安卧。”
见清·周纪常《女科辑要》卷五。即倒产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一。即脱囊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