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背部,第五胸椎棘突高点处。主治卒病恶风,失欠,肉痹等。艾炷灸3~5壮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月季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二方。苍术二两,香附(童便制)一两半,黄连、黄芩各五钱。为细末,加熟栝蒌同捣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至七丸。治气凝滞上焦,心胸痞痛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详小便黄赤、小便赤涩条。
见《医方约说》。为蟾蜍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经效产宝·续编》:“产后四肢虚肿者如何?答曰: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,循经流入四肢,留淫入深,回还不得,腐坏如水,故令四肢面目浮肿。医者不辨,作气治之,凡水气多用导水药极虚之。夫产后既虚,又
【介绍】:见何瑭条。
疝之俗称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七。详疝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苦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属湿痰、寒痰。若兼咳而声音重浊,鼻塞,多为外感风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