戾(lì 利)
戾气的简称。详该条。
戾气的简称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囟门下陷的证候。小儿在六个月内,前囟门微陷,不作病理状态。如在慢惊、久泻之后,囟门显著下陷,甚至如坑的,则为囟陷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:“脏腑气血虚弱,不能上充脑髓,故囟陷也。”或因胎禀不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腐婢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著有《活幼悟神集》20卷,佚。
心悸之一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二:“血虚心悸,阴气内虚,虚火妄动,体瘦心悸,五心烦热,面赤唇燥,左脉微弱,或大而无力者是也。”治宜养血益阴,安神定悸。用宁志丸、十四友丸、朱砂安神丸等方。参见心悸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大成》。即腕骨脱位。详手腕骨脱条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讨论针刺禁忌问题,故名。内容介绍人体禁刺部位,以及误刺的不良后果。文中还指出在暴饮暴食、饥渴、过度劳累,情绪剧烈波动的情况下,不宜立即针刺,否则容易发生意外。
属湿痰、寒痰。若兼咳而声音重浊,鼻塞,多为外感风寒。
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。又称小便利多、小便多。详小便多条。
【介绍】:见武之望条。
病证名。见佚名《抄本眼科》。指白睛血凝不行,色似硃砂,不痛不痒,不胀不肿之证候。参见色似胭脂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