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感冒

感冒

病名。指外感风寒时令不正之气所致的表证。见《丹溪心法·中寒》。有轻重寒热之分。《证治要诀》卷二:“感冒为病,亦有风寒二证,即是伤寒外证初起之轻者,故以感冒名之。”证见喷嚏鼻塞、流涕,头痛,全身痰楚,恶风寒,或发热,或咳嗽,或咽痛等。治宜辛散。风寒感冒者,宜辛温解表,如荆防败毒散等方;风热感冒者,宜辛凉解表,如银翘散等方;虚人感冒者,宜兼扶正,可用参苏饮等方。感冒为流行性者,称时行感冒,病情较一般感冒为重。详见风寒感冒、风热感冒、时行感冒等条。感冒又称伤风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感冒源流》:“感冒,肺病也,……风邪袭人,不论何处感受,必归于肺,其症或头疼身热,轻则否,鼻必塞,兼流清涕,必恶风、恶寒,或声重,或声哑,甚者痰壅气喘,合口不开,咳嗽、咽干自汗、脉浮而缓,此外感也。”《医宗必读·伤风》用消风散神术散川芎茶调散等方治四时感冒伤风见头痛,鼻塞声重,发热恶寒,如兼咳嗽涕唾稠粘,用参苏饮。桑菊饮、银翘散等亦可选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肺移寒于肾

    肺的寒气移于肾,则肾阳不能蒸水化气,水失节制则泛涌上逆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肺移寒于肾,为涌水。”

  • 素问佚篇

    见素问遗篇条。

  • 木香金铃散

    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卷中方。大黄半两,金铃子、木香各三钱,朴硝二钱,轻粉少许。为细末,每服三至四钱,食后柳白皮煎汤调下,微利为度。治暴热,心肺上喘不已。

  • 归法

    推拿方法名。见曹锡珍《外伤中医按摩疗法》。①用两手掌或两手指对合在治疗部位上进行压挤。②即拨法。见该条。

  • 真邪

    真气与邪气的合称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阴阳往复,寒暑迎随,真邪相薄。”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真邪以合。”

  • 黑满苔舌

    满舌遍布黑苔。为脏腑热极危候,急用大剂清瘟败毒散,重加清热解毒生津之药频服。此舌底必纹粗干涩,须予细辨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切法

    ①刺法名。指针刺时以拇指指甲切压穴位,以使局部气血宣散然后下针的方法。《针经指南》:“切者,凡欲下针,必先用大指甲左右于穴切之,令气血宣散,然后下针。”《针灸问对·十四法》:“凡欲下针之时,用两手大指

  • 杼疽

    病名。见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由寒湿侵袭所致。《疡医准绳》卷四:“……颈上两耳后生疽,何如?曰:此名杼疽。初不甚肿,但痛痒不时而出清水,渐渐长大如玳瑁斑点者是也……急服八阵散、夺命丹。”类似乳突结核。

  • 萝卜子

    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莱菔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虚劳发热

    病证名。指虚劳亏损所致的发热。以阴虚为多见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热候》:“虚劳而热者,是阴气不足,阳气有余,故内外生于热,非邪气从外来乘也。”《理虚元鉴》卷上:“虚劳发热,皆因内伤七情而成。人之饮食起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