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恶阻

猜你喜欢

  • 野凉薯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土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朴硝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又名皮硝。为矿物芒硝经加工而得的粗制结晶。苦、咸,寒。入胃、大肠经。泻热,通便,软坚。①治实热积滞,腹胀便秘。入汤剂或开水溶化服,4.5~9克。②治小儿食积,外敷脐部;乳痈初起及哺乳

  • 足少阳之正

    十二经别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少阳经别,见该条。

  • 飞刀剑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石韦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獾子油

    见《黑龙江中药》。即獾油,详该条。

  • 药笼小品

   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。

  • 喉结

    即结喉。详该条。

  • 蟹睛疼痛外障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秘传眼科龙术论》。因蟹睛初起,头眼剧烈疼痛,致人坐卧不宁,热泪如涌,羞明难睁,故得此名。详蟹睛条。

  • 颔(hàn 汗)

    位于颈的前上方,相当于颏部的下方,喉结的上方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热争则腰痛,不可用俯仰,腹满泄,两颔痛。”

  • 舌萎

    证名。指舌体萎废,不能自由转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太阴气绝者。则脉不荣肌肉。唇舌者,肌肉之本也。脉不荣则肌肉软,肌肉软则舌萎。”即舌痿,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