症名。出《灵枢·口问》。系指自咬其唇。详见啮舌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马齿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地蜂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即苏合香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周礼》。瘙痒疥疮一类疾病的总称。
证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痨瘵源流》:“肝热,按至肌肉之下,骨之上乃得,肝主筋也,寅卯时尤甚。必兼多怒多惊,便难,转筋挛急,四肢困热,满闷,筋痿不能起,头痛,耳聋,……冒眩,多瘛。”治宜养肝清热为主。
病名。生于阴囊部的疮疹。又名绣球风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肾囊风乃肝经风湿而成,其患作痒,喜浴热汤,甚者疙瘩顽木,破流脂水。”本病初起肾囊干燥作痒,继起丘疹、水疱,搔破浸淫脂水,湿烂起痂,迁延日久肾囊皮
拔罐法的古代名。出《本草纲目拾遗》卷二。详火罐法条。
病名。为急性发疹性传染病。又名天痘、天行痘,天疮、天花、天行发斑疮、疫疠疱疮、豌豆疮、登痘疮、百日疮、虏寄疮。由于发病有强烈的传染性,故名天行。因先见点,起胀,灌浆,如花发蕾;七日后收靥,脱痂,如花之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胎前消渴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