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同语。出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等。《素问·热论》称谵言。指阳明实热或温邪入于营血,热邪扰及神明时,出现神志不清、胡言乱语的重症。实证为多。见于伤寒阳明腑证、蓄血证、热入心包等。治宜泻热清心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丹徒(原属江苏镇江)人。精于医术,为贫穷人治病,常不取酬。撰有《痘疹形色论》、《伤寒余注》,未见刊行。
【介绍】:见张明德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三。即井疽。见该条。
即瘛疭。详该条。
又名髀骨。俗称大腿骨。即股骨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大楗骨,一名髀骨,上端如杵,入于髀枢之臼,下端如槌,接于骨。”
证名。指眼部畏惧风寒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风入系头,则为目风眼寒。”
即泡服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蝮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即蛇节疔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