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
病名。即牵拉肘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牵拉肘,详该条。
见《普济方》。为棕榈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九刺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阳气虚衰、内寒偏盛所致的气喘。《古今医鉴》卷四:“冷喘则遇寒而发。”可用止喘丸等方。参见寒喘等条。
证名。《活法机要·吐证》:“下焦吐者,皆从于寒,地道也。其脉沉而迟。其证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小便清利,大便秘而不通。治法当以“毒药”通其秘塞,温其寒气。大便渐通,复以中焦药和之,不令大便秘结而自愈也。
五色主病之一。出《灵枢·五色》。面部色白为阳虚气血不足的证候。阳气不足,气血不能上荣于面,故面白。阳气虚弱,阴盛于内,寒从内生,故为寒。
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又名江。字岷源,晚号抱元子。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精医学,曾官于太医院,因母病辞归,乾隆年间(1736~1795)有医名,善治疑难怪症。尝搜集历代医书及笔记所载奇证、怪症等治案400
【介绍】:见严景条。
孕妇外感见黄苔。为邪已化火的里热证,宜白虎汤清里热,以免热邪伤胎。若面黄舌苔黄腻,为湿热在里,当清热利湿(见《伤寒舌鑑》)。
皮肤针之一种。因针柄一端集针五枚形如梅花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仙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