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《肘后备急方》:“卒吐逆……又方:灸两手大拇指内边爪后第一文头各一壮。”后《太平圣惠方》、《针灸集成》等均有记载,并谓治小儿雀目,目生白翳,指不能屈伸等。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以大指甲后
见公乘阳庆条。
即火针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病在骨,焠针、药熨。”
病名。即喉腥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外科医家。撰《痈疽论》2卷。
见《红河中草药》。为大黄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经济植物》。为白云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金梦石《产家要诀》。指妊妇因气滞,或临产惊恐,影响胞胎转运,致胎位不正。宜舒气导滞。用紫苏饮(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紫苏梗叶、陈皮、大腹皮、甘草),虚加人参。并可灸至阴穴。
系指耳轮之垂下处。即耳垂。
见《产宝百问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