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吕之一。详六吕、六律条。
证名。属中风症状之一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一:“唇缓舌强者,解语汤。”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五。详久咳条。
亦称子夜。指子时。详十二时条。
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三方。风化硝、蒲黄各半两。为细末,每用一字或半钱,点揩舌之上下。治风热上攻,舌硬肿大不消。
古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症为颈项生疮疡如疥癣,终成漏孔,出脓水而伴寒热腹胀等症。宜内服赤小豆散。相当于颈部淋巴结核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为高良姜之简称,详该条。
五实之一。出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。即大小便闭塞不通。参见五实条。
同肾阳虚衰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