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因多气恼怒而成的一种瘕病。以其瘕块形状如鳖,故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平时多气,血凝于气,而成气鳖。……摇头掉尾,如虫之行,上侵入咽,下入肛,或附胁背,或隐胸腹,大则如鳖
运气术语。指凡逢戊癸为火运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戊癸之岁,火运统之”。
见清·罗思举《简易草药》。为鹅不食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四方。芸薹子、生地黄各等分。为细末,加生姜七片、童便少许,水酒煎服。治产后血气冲心,不省人事。②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五引《产乳》方。芸薹子(隔纸炒)、当归、桂心、赤芍药各等分。为细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会阴,见该条。
出《遵义府志》。为鱼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乌桕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凌奂条。
指脏与腑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影响。人体脏与腑的配合,体现了阴阳、表里相输相应的关系。脏的经脉连于腑,腑的经脉络于脏,彼此经气相通,互相作用;脏行气于腑,腑输精于脏,病变时又互相影响,互相传变。《灵枢·本脏
见《兰室秘藏·杂病门》。即除湿补气汤,见该条。